Skip to content

Benjamin Schnieder,存在依賴性

Posted on:2023年7月24日 at 下午07:42
Benjamin Schnieder,存在依賴性

實體間具有存在依賴性,即有的實體比另個實體更根本,使得另個實體是衍生的(derivative)。這樣的關係如何和立基關係相關?

Schnieder 將依賴關係比喻成咖哩:因為他們有不同的風味跟強度。

依賴關係乍看之下是二元的,但 Schnieder 認為應該理解成是(至少是由脈絡隱含的)四元的:一個實體於某種條件下依賴另個實體以處於某種條件。例如:動物與下面各條件下依賴於某種化學物質:

  1. 化學物質存在於食物中,
  2. 化學物質存在於呼吸的空氣中,
  3. 化學物質由動物所合成;

以使動物處於這樣的條件:

  1. 快樂,
  2. 健康,
  3. 生命。

這種關係所相對的條件,決定了依賴關係的風味。而強度是關係的緊密程度,有的「依賴」表達的是偶然的,有時候是必然的。

依賴關係整體上由其風味和強度的組合決定,Schnieder 將這樣的觀察表述成實例化條件(exemplification conditions):

⊗ 代表的是一個句子連接詞的佔位符,譬如代表「僅當(Fx → Gy)」、或是更複雜的否定性的反事實連接詞(¬Gy □→ ¬Fx)、或是如果 x 是 F,那麼事實 x 是 F 是(部分地)立基於事實 y 是 G(Fx → (Gy ≺ Fx))等。

除了上述的依賴性以外,Schnieder 指出還有一種依賴性概念。譬如,如果有一個實體依賴於複數實體,如「森林依賴於那些樹」、「孩子依賴於父母」。在這展示了兩種對「依賴」的理解:第一種讀法是分配式的「個別依賴」,特定的孩子依賴於個別的父母;令一種讀法則是「一般依賴」,並不是指森林依賴於任何特定的樹木,而是指森林這個實體依賴於複數的樹的實體,或如 Schnieder 表述「一般依賴是對某屬性被實例化的依賴」。

在這篇文章中,Schnieder 只會特別討論個體依賴,而非一般依賴。

存在與本體論依賴

存在依賴(existential dependence)是特定風味的依賴:一些實體的存在依賴於另一個實體。以下是 Schnieder 所整理的一些典型的例子:

存在依賴的實體依賴對象
Jeanne 的勇氣 (模式/特定的質)Jeanne (模式的承載者)
包含 Jean-Luc 和 François 的集合 (一組實體)Jean-Luc 和 François (集合的成員)
我鞋子上的洞 (洞)我的鞋子 (被洞穿透的物體)
Caesar 的死亡 (事件)Caesar (事件的參與者)
虛構的船長 Ahab (虛構的角色)Herman Melville (故事的作者,介紹了這個角色)

對於存在依賴,哲學家通常關注那些至少具有形上學必然性強度的依賴關係,最簡單的定義方式是透過模態的條件句(□ 代表必然地,E! 代表存在述詞):

另一個變體是,x 的存在依賴並不是依賴於 y 的存在,而是依賴於 y 具有的狀態。可以如此表示:

最後一個定義方式是用反事實條件句:

模態依賴的說明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它似乎假定了所有實體都是必然存在的,因此無法是生產性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模態依賴代表了可能的互相依賴,如 Fit Fine 的例子,蘇格拉底的存在與他的單集。但我們會覺得,成員的存在應該要比單集更為基本。

接下來看看立基的說明,我們以 ⊳ 來表示立基(假設是非對稱的):

一些其他的變體:

或是(即便這裡是有爭議的,但我們先忽略它):

或是將 x 的存在條件加上去,可能有兩個版本:

要是你同意 Fine(1994) 的立場,關係到依賴關係強度的另一種強度:本質的。在這意義下,一個實體在存在上依賴於另一個實體,僅當,「當依賴者存在時它才存在」、或「當依賴者以某方式存在時它才存在」是本質的。

我們使用 □_x(p) 來表示「對 x 來說 p 是本質的」,可以這樣定義本體論依賴:

存在依賴有時後也可以恰當稱作「本體論依賴(ontological dependence)」,但本體論依賴具有一個額外的範疇,這也是由 Fine 所建議的,以構成性本質來定義本體論依賴:

亦即,一個實體依賴於另一個實體,僅當後者實體以某種方式涉及到前者實體的本質。

Lowe 給出了類似的定義,x 本質上是 x 等於 y 從一個函數所對應出的結果:

實際上 Lowe 的定義還有一個模態運算子:

後面部分的討論有些散亂,並且並不完整,我因此決定略過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