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Alyssa Ney,心靈

Posted on:2024年6月30日 at 下午02:03
Alyssa Ney,心靈

心物問題的立基詮釋

傳統的心物問題被理解成關於心理實體與物理或物質實體之間的關係。Gilbert Ryle(1949)說明這種對問題的理解可能建立一個範疇謬誤上。或許心靈根本不是實體、不是我們能問是否等同於物體的東西。Jaegwon Kim(2011)這樣描述心物問題:

在此的任務是要澄清並理解我們的心理性與存有的物理本性間的關係——更準確來說,心理與物理性質間的關係。

Jonathan Schaffer(2009)強調,物理主義與二元主義間的主要辯論是心靈是否以物質作為基礎的問題,Schaffer 因此主張,要讓心物問題有意義,就必須要讓立基主張有意義。

Kit Fine 也建議將心物問題用立基的方式詮釋(2012):

要以無心靈的世界解釋有心靈的世界的表象的話 … 我的看法是需要的就是將所有的預設顯現為心理實在性的事實 立基 在不預設該實在性的事實上。除此無他。

除了以立基概念構作心物問題外,形上學加也提議以這樣的概念構作解決方案。譬如,Gideon Rosen(2009)論證,形上學的自然主義必須構作成關於事實立基的立場。Shamik Dasgupta(2014)與 Thomas Kroedel 和 Moritz Schulz(2016)提議,將自然主義詮釋成關於立基的立場,Dasgupta 的詮釋是,物理事實充分作為所有其他事實的立基,Krodedel 和 Schulz 則是,必然地,所有心理性質的例現都立基(作為解釋事實如何獲得的關係)於物理性質的例現。Donnchadh O’Conaill(2017)提議,立基的物理主義必須利用立基的一個概念,即有立基性質與被立基性質的本質性連結。

Kim 將依賴心理性質的事物由它擁有的物理性質所決定的理論稱之為依賴性理論(1996),他認為這種理論的重要性在於它清楚地肯定了物理性質與心理性質之間的本體論首要性、或優先性關係。如 Kim 和其他心靈哲學家認為,像等同性的邏輯概念或其他像是實現性的受定義概念,可以恰當說明心物依賴,立基概念的支持者則提供了新的首要的、超內涵的立基概念(Schaffer 2016)。

Jessica Wilson(2014)將這些新的首要概念標籤為大 G 立基概念,和心靈哲學慣用的概念加以區別,標籤為小 g:同一性、化約、組成與實現性等。Karen Bennett(2011)將它們稱為構築關係。

立基概念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引入立基的首要概念的典型辯護是,像是隨附性這樣的概念無法捕捉心理現象如何依賴於物理現象(Fine 2001、Schaffer 2009、Kroedel 與 Schulz 2016)。

一些心靈哲學家以許多方式反對這個論證。有些人論證,立基的提倡者認為需要比隨附性更多的東西才能捕捉心理和物理的連結,這是錯誤的。譬如,David Mark Kovacs(2018)論證,立基的支持者在論證隨附性原則無法捕捉物理現象能夠解釋心理現象的意義的時候犯錯了。如 Robert Howell 對隨附性作為一種捕捉物理主義的方法的辯護(2009)。

更常見的回應是,其實我們早就知道隨附性無法捕捉形上學的依賴關係。1984 年,Kim 為強隨附性辯護:

A 強隨附(strongly supervene)於 B,就是說,對於所有 x 和 A 的所有性質 F,如果 x 有 F,則存在 B 中的性質 G,使得 x 有 G,且必然地,若任何 y 有 G,則 y 有 F。

但即便是最強的模態中的強隨附性,依然沒有 F 依賴於 G 的蘊含。

Terry Horgan(1993)和 Jessica Wilson(2005)進一步指出,心理性質可以隨附於物理性質,並且依然是基礎的。Wilson 論證,我們可以拼出重疊因果力(overlapping causal power)的概念來更合適地表述物理主義理念的意義。Andrew Melnyk(2016)論證,立基是不必要的,因為我們還可以使用「謹慎拼出的」實現性概念來構作物理主義,以及無物超出性(nothing-over-and aboveness 2003)。

Schaffer(2009)特別強調立基概念的超內涵性(hyperintensionality)概念,可以用來區分心靈哲學家常討論的那些關係。

單單實現性看起來無法捕捉優先性,然而真的有確定的優先性嗎?Lewis(1972)和 Kim(1992)認為,實現者與非實現者之間是同一關係,那就沒有誰比誰更基礎的問題。此外,Fodor(1974)和 Shoemaker(2007)曾指出,要是我們有理由認為被實現者和實現者之間在數量上不同,那麼實現者還是被實現者比較基礎,就會是開放的問題。Schaffer(2010)也指出,一些實體合成另外一個實體,關於哪個比較基本是一個開放的問題。

以實現性的標準說明來說,p 對於 m 的充分發生扮演特定因果角色 R 的理由是,R 分析地呈現了 m 是為何發生的(Kim 1998)。這是因為如果 R 被例現則 m 存在的定義。由於 m 的發生分析地不超出這個 p 的行為,這裡的 p 就比 m 更基礎。

立基框架的適用性

Melnyk(2016)論證心理立基於物理的主張沒辦法捕捉物理主義。物理主義者認為物理和心理的連結是不超出的,立基既然是一個首要的關係,就沒有辦法積極地正成心理和物理的連結能夠合適地捕捉這種不超出性,需要一些概念性的真理來將立基和不超出性連結起來。

第二個問題則是,心靈哲學家的心物問題,往往不是心理是否依賴於物理,而是心理如何依賴於物理,因為大多數心靈哲學家都是物理主義者。Wilson(2014)將這稱做立基理論的形上學的不確定問題(metaphysical underdetermination problem)。

Schaffer(2016a)的回應是,一個實體立基於另一個實體本來就無法回答所有的立基者與被立基者之間的所有問題,它只是指出兩者之間有的支持形上學解釋的本體論依賴關係。其他的細節依然需要更多描述來說清楚。Schaffer 透過因果模型的有向非循環圖來類比,說明這些立基網絡可以如何表達(2016b)。

立基與化約

在 Hilary Putnam(1967)和 Jerry Fodor(1974)提出了非化約論版本的物理主義後,很快就成為了心靈哲學中廣為接受的觀點。立基物理主義者接受的是化約論還是非化約論,就是一個問題。

這問題和他所考慮的立基框架有關,也依賴於他如何理解化約。以當前心靈哲學通行的看法,化約是本體論地解釋的。如果出現了下述狀況的其中一種,我們可以說,實體 m 被化約到實體 p:

Fine 和(2001)Rosen(2010)都明確指出,他們的立基框架都不蘊含還原,只是和它一致。Fine 對化約概念的定義使用到他的立基概念以及額外的首要概念真實(real):

我們可以將世界和命題都想成有它們自己的內在結構;當命題的結構對應到世界的結構,命題就描述了事物自身。因此實在的內在結構的積極理念 […] 應該被當成告知了什麼是基礎或是真實的相關概念。

因此化約的說明是:

真命題 P 化約到命題 Q、R 等,若且唯若,(i) P 不是真實的;(ii) P 立基於 Q、R 等;(iii) Q、R 等要嘛是真實的,要嘛立基於真實的東西。